作者:蔡乐意 时间:2025.10.24 来源:【设计艺术学院】 浏览量:次
近日,设计艺术学院毕业考察队伍顺利归来。本次考察在三组专业教师团队的全程引领下,围绕“行·见·思·创”的核心命题,精心规划了江浙、西北甘青、温州-丽水三条各具特色的路线,引导学子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设计灵感,深化文化理解,完成了一堂生动的“行走中的设计课”。
江南寻根,设计问道
江浙线以“江南文脉与设计创新”为主题,开启了一场古典与现代的对话。师生们漫步于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,品味“诗画江南”的意境营造;流连于苏州园林,感悟其造园精髓与古典美学。行程随后转向现代设计之都上海,通过对前沿艺术场馆与创意园区的深入考察,亲身体验了国际化设计语言与商业模式的创新融合。这条路线让学生们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,拓宽了艺术视野,对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的转化应用有了更深刻的领悟。
西北探奇,灵感溯源
西北甘青环线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。师生们沿河西走廊,重走丝绸之路,领略历史与自然的雄浑交融。从兰州省博的文物积淀,到武威雷台汉墓石刻的雄浑气韵;从张掖丹霞的天然调色盘,到嘉峪关城楼的边塞壮阔;直至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,其壁画中巅峰的色彩韵律与造型语言令人叹为观止。行程中还囊括了大柴旦翡翠湖的梦幻色块、茶卡盐湖的“天空之镜”,最终以西宁塔尔寺精美的唐卡与堆绣工艺收官。这条路线让学生们从厚重的历史与极致的自然中,收获了丰沛的视觉文化与设计灵感。
温丽访古,田野寻艺
温州-丽水路线面向环境设计、视觉传达等专业的83名学生,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,深入浙南乡土,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田野调查。行程紧凑而充实,师生们先后探访了泰顺泗溪廊桥的古朴木构、洞头独特的贝雕与海陶非遗工艺、楠溪江畔古村落的山水格局,以及丽水松阳一系列创新的人文地标。最终,在古堰画乡完成了从传统到当代艺术场域的跨越体验。通过摄影、笔记与讨论,学生们走入乡土、触摸传统,在真实场景中理解了设计所承载的人文维度,夯实了创作的文化根基。
三条路径,三种维度,却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。设计艺术学院通过这样多元而深入的毕业考察,成功引导学子将课堂理论置于广袤的中华大地进行检验与融合。无论是江南的文雅、西北的豪迈,还是浙南的质朴,都已成为学子们设计思维中不可或缺的养分,为他们接下来的毕业创作与未来的设计实践,奠定了更为扎实而深刻的基础。